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让我喜欢?让我忧?今天来说说 “ 数学 ”




 看 点    


    近日,苏州市直属及姑苏区初中数学教改组活动在我校顺利进行,一批名师汇聚园区校共同探讨数学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数学这门学科,你对它有怎样的感受?喜欢它吗?或许今天的推送,能让你对数学有一些新的认识!
 

 

让我喜欢?让我忧?今天来说说“数学”

    2023年4月27日


名师汇聚,共探数学教学

 


沧浪中学  陈煜舟 | 二元一次方程组



立达中学  胡  海 | 黄金分割



苏州中学园区校  马莉莹 |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平江中学 倪慧芳 |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



苏州中学园区校  殷娟 | 黄金分割



一初中  张云明 | 二元一次方程组



景范中学  冯伟 |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初中数学解命题研究



胥江中学 蒋  凯 |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苏州中学园区校  许彬 | 复习课教学的重构优化

马莉莹老师说:

    本节课通过一讲一练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巩固所学内容,最后给出一个具有一定梯度且涵盖两个模型及方法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互助合作尝试求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素养和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正向迁移。

许彬老师说: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如何开展单元复习课教学有许多错误的认识,比如对单元知识点进行罗列,这种教学方式类似“炒剩饭”,优生不要听,后进生听不懂,知识呈“分散”的点状分布,教学效果很差。还有的教师用解题训练代替单元复习,这种教学方式是简单粗暴的“习题课”,学生没搞明白的知识根本无法应用于解题,越解题越糊涂。

    单元复习教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是:(1)回顾知识+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形成结构化认识,知识内容建构应从“点状”到“网状”,使单元知识结构化;(2)提炼数学思想,提升对知识的整体理解,思想方法建构应从“理解”到“迁移”,使学习策略结构化;(3)深化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活动经验建构应从“知识”到“素养”,观念结构化。

听课同学说:

    殷老师教授的《黄金分割》这节课,充分利用了身边建筑、艺术等实例,以“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应用美——欣赏美”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数学视角来感受艺术之美,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殷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总结归纳得出黄金分割比,从而学会运用黄金分割,整堂课流畅自然,和谐生动,真正让学生学会在做中学,学中得。
 

数学专家说

 


文 | 杨乐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首先,要对数学感兴趣。我从来不认为天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因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上学比较早,小学时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成绩也不突出。大概从初二开始,我才对数学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成绩也好起来。

    现在有人过分强调兴趣是天生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是江苏人,在上小学和中学时,经常跟着家长听京剧,对京剧逐渐产生兴趣、能听出味道来,但如果电台里播放的地方戏远离江苏,比如秦腔,我是一定会换台的。原因无他,就是接触很少,没兴趣。因此,要想培养兴趣,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多接触。数学也是如此,接触多了、多下了功夫,慢慢就会觉得并不那么困难;再多下些功夫,就能掌握得更好一点,开始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兴趣自然就来了。

    但多接触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我知道现在不少孩子在小学时就开始上奥数,我认为现在奥数的偏难偏怪的许多内容,以及采取的强制灌输的学习方法,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反而可能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

    其次,要有学习的自觉性。我前面说过,我上小学时,因为年纪小,还很不懂事,学习没什么自觉性,上课思想开“小差”,成绩一般。到了中学,学习才成为一件自觉的事。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也绝不是痛苦的事,它应该是一个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我看有媒体报道,现在有些中学在高考前要制造紧张与隆重的气氛,比如挂横幅、组织学生宣誓等,甚至要求学生到食堂排队买饭也必须拿书本来看,说是要充分利用时间,造成气势。我觉得这样很滑稽,非常过分。

    解决了思想方法的问题,那么,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在中学阶段学好数学呢?

    第一,课上要认真听讲。上课时要专心致志,听好老师讲的重点,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很好地掌握课上的内容。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必须循序渐进,要注意打好基础。

    第二,适当多做一些习题。中学数学是与“高等数学”相对的“初等数学”,理论性的内容很少,主要还是通过做题来打好基础。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就是如此。我上中学以后,由于上课专心听讲,老师留的作业在课间就已做完。下午和晚上有充裕的时间,看了不少课外书籍,做了许多题目,更加深了对数学的爱好。因此,同学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后,自己还要选做一些需要思考与有些“曲折”的习题。

    第三,要学会举一反三。做习题的过程中遇到难题不要马上求助,要多想一想:自己会什么?这道题为何会“卡”住?实在解不出来,再向老师或同学求助。之后,要认真琢磨一下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不断提高水平。
学好数学不会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大家能够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提高兴趣、掌握内容,不再将数学视为畏途。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