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 School Profile

园区校式学习 | 向现实前面靠,向问题深处去


    进入秋冬,学生发热咳嗽,呈流感样病情特征的多了起来。

    11月15-20日,有三个班级因满足当天新发5例以上,或者累计现患病病例达到30%,在属地疾控部门指导下,实施班级停课。

    学校发布爱心提示,请同学们注意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物,讲卫生,勤洗手,建议在聚集空间佩戴口罩,学校也要求各班级加强通风和环境消杀。

    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一状况的呢?有没有办法改善状况?在这之后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苏州中学园区校课程项目中心敏锐发现问题,秉承园区校课程建设“向现实前面靠,向问题深处去”的理念,积极行动起来。
 
 

免疫学专家进校园,解学子心头之惑


2023年11月26日


 
    11月24日下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之下,免疫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来到苏州中学园区校开设讲座课程,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于益芝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人体免疫学应用基础以及肿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作为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医学免疫学》,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曙光学者及上海市领军人才。


张连军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杰青。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开发及转化。他共发表文章60余篇,他引3800多次,其中以通讯或共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现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多个杂志编委及评审专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等项目的评审专家。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与两位科学家积极互动,向专家学者请教了许多与免疫学相关的问题,展现出了对免疫学的浓厚兴趣。

    王鑫博同学提问:记忆T细胞是否需要B细胞才能消灭病菌?记忆T细胞是否能不依赖B细胞自我识别病菌?

    张杰铭同学提问: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进行转移,我想问一下这是为什么,转移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同学们抓住与学者面对面的机会,积极提问,表现出来的学习精神,深受领导专家的肯定。



 
    如此高端精彩的课程能够走进苏州中学园区校,苏州中学园区校的学生能够如此走近重量级专家学者,享有得天独厚的学习资源,是来自于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苏州中学园区校的支持与厚爱。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庞振先生、苏州工业园区科学技术协议副主席周华女士、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副院所长马威女士等。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具有高水平研究基础的机构,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免疫与炎症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其中之一,也将按照四个面向要求,在原创性基础理论突破,重大疾病关键机制解析,以及“卡脖子”领域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系统所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与苏州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科研机构。作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单位,系统所将不定期邀请科学家,持续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苏州中学园区校将在其大力支持之下,积极开展“向现实前面靠,向问题深处去”的课程建设,激发广大青年学子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