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 Students and Parents

从奥运赛场到菁菁校园 | 盛李豪的金牌引路人沈超点燃园区校运动新活力

 

看  点  


    与当下“成绩”相比,终身“幸福”更加重要;与单纯“成功”相比,身体“健康”更加重要!

   开学之初,我校荣幸地邀请到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子步枪主教练沈超老师到校参加升旗仪式,并发表国旗下讲话,引领学校体育运动新的风尚。

    沈超教练在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培养了众多优秀运动员,其中包括在巴黎奥运会上斩获双金的盛李豪。

    今天,苏州中学园区校也向全体同学发出了意义非凡的 “十个号召”,期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每天上下午各 30 分钟的阳光体育时间、15分钟的课间和其他时间,积极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去,特别积极投身到自主的体育锻炼中去,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实现成长!



 

奥运赛场到菁菁校园 | 盛李豪的金牌引路人沈超点燃园区校运动新活力


2025年2月17日






    沈超,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士学位。于1990年开始步枪项目的训练,1995年进入江苏省队,2001年进入国家队,个人最好成绩全国锦标赛冠军、国际健将。2005年10月退役。现任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男子步枪主教练。执教20年,期间培养出国际健将一人、全国健将三人、一二级运动员数十人。向专业队输送7人,其中有像盛李豪这样出色的奥运冠军也有其他获得全国比赛前八名的运动员。
 


    盛李豪,2017年入选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2018年入选江苏省射击队,2019年入选国家队。2024年3月,盛李豪入选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7月27日,获得2024年巴黎奥运会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冠军,也是巴黎奥运会以及中国代表团的首金;7月29日,在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以252.2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各位园区校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射击队男子步枪项目的一名教练,也是巴黎奥运会“双金”获得者盛李豪的启蒙教练。今天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体育”带给我们的一些体会。

     “体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存需求,像狩猎和战争都离不开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渐渐地,在发展过程中,体育由生存需求演变成了今天的身体锻炼和竞技项目。“体育”作为人类文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几乎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好处诸多。

    首先,良好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以及预防疾病等。有些人会觉得锻炼一定要有专业的场地和设备,其实不然。比如,增强心肺功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长跑,我们可以从一千米开始、慢慢的增加活动量,变成二千米、三千米。同样地,提升肌肉力量也是非常的简单,我们可以从俯卧撑开始,5个、10个、15个的逐步增加。而想要获得较好的腰腹部位的锻炼效果,只需要每天短短几分钟的平板支撑。再比如,跳绳也是很不错的锻炼项目,像拳击这样看似力量型的项目也都把跳绳作为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的基本手段。很多锻炼内容并不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只要同学们愿意,像俯卧撑、平板支撑和跳绳这样的锻炼,甚至在教室走廊、在家里、在宿舍,花上十几分钟就能完成。

     事实上,锻炼不重形式,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身体就会给出积极的回应。盛李豪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7年3月他刚被选入射击队进行专项训练的时候年仅13岁,身高只有1米41,体重不到40公斤,而一支枪就有4.7公斤。按照训练要求,他不仅要把枪举起来,更要把枪举稳。他每天需要按计划完成高质量的举枪动作200次以上。但因为他专项力量薄弱,本来应该一次性完成的举枪过程需要拆分成两步才能完成。当时我发现他这个情况后,就通过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一系列简单的素质训练来辅助提高他的身体机能。也正是由于这样每天的坚持训练,他的这些薄弱环节提升的也很快,大约2个月后,他的举枪动作就可以按照要求一次性做到位了。

    其次,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毅力,塑造我们的品格。在巴黎奥运会取得“双金”后,大家都说盛李豪是一名“天才少年”“天才运动员”。其实,“天才”二字是在他取得优异成绩后被赋予的夸赞,而在取得优异成绩的道路上他也遇到过专项技术上的极限挑战和难以突破的思想壁垒。我还记得发生在2019年的一件事情,当时我带他在江苏省队训练,其中有一天的训练计划是完成8组105环,平均每发10.5环。这里补充说明一下,我们的10环直径是0.5毫米,我们要在10米的距离命中它,并且是连续的命中,因此,这是一个很高的训练要求。那一天他的技术把控和精力投入怎么都调整不到很好的状态。一上午从8点半开始的训练课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将近12点,3个小时下来他只完成了5组,而这个成绩在他状态正常的时候只需要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当时他也提出过想休息调整一下,午饭后下午再来完成。但经过我们简短的交流后他又接着去训练了,并在之后不久就完成了计划。至今我仍清楚的记得当时的对话,我问他,“如果今天是比赛,那我们怎么办?比赛的规则允许我们按自己的节奏充分调整到位再来打吗?”他摇摇头。为什么我会对这件事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只发生过这么一次,在以后的训练中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同学们,在赛场上规则和对手不会因为我们自己的状态异常而来迎合我们,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也一样会遇到各种困难。竞技体育比拼的是人的极限,而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比拼的则是挑战自我的勇气。当我们忍受着肌肉的酸痛、呼吸的困难,完成人生中第一个三千米时,那衣襟上的汗渍就是我们不畏挑战、战胜自我的见证。未来遇到再多的“三千米”,我们咬咬牙,也一样可以抵达终点。

     再者,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我们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生活中的困境,我们也会有压力,产生焦虑情绪,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释放和调节,而体育活动无疑是最佳途径。很多研究都表明,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可以促进大脑内啡肽的分泌,这种“快乐激素”能有效溶解学习压力或生活压力形成的坚冰。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突破”中,我们的信心和抗压能力都会提高。

     此外,体育活动还是我们交友的重要平台。比如通过足球、篮球、排球这样的团体运动,我们可以达成有效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从而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我们将来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做好积极的人生铺垫。

    同学们,其实你们已经身处在一个体育氛围浓厚,有着良好锻炼设施和优秀教师团队的环境之中了。据我了解,我们的园区校本身就是一所重视发展校园体育、推动全面素质教育的优秀学校。园区校早在2015年就获评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十年来积极参加苏州市各级中学生足球比赛,多次荣获前三名,更是在2019年和2023年两夺苏州市“市长杯”的冠军;还有我们的女排项目,自2016年成立以来,多次荣获市各级中学生比赛的前三甲,还曾三获市级比赛桂冠。园区校还在2020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校园排球特色学校”。

     同学们,体育锻炼是青少年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火种,它不仅是强健体魄的手段,更是塑造人格的熔炉。在这里让我们响应学校号召,让体育锻炼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习惯、伴随我们的一生!

    谢谢大家!  




 
    学校将整合学生自主体育锻炼领导小组、体育教师、班主任和自主体育锻炼社团等团体的力量,为大家创造良好的自主体育锻炼氛围。学校的智能操场可以监测大家的跑步速度,记录大家的健身数据,帮助大家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设置了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锻炼的同学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体育用品、荣誉证书等;学校将定期开展“运动达人”评选活动、组织各类体育竞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班级给予奖励,并将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学校也在此向同学们发出“十个号召”:

每日一跃,活力无限:倡导每位学子每日至少参与一种跳跃运动,如跳绳、篮球投篮,让身心在跃动中焕发无限活力。

运动伙伴,同行致远:鼓励同学们结伴锻炼,寻找运动知己,共同制定锻炼计划,让友谊与汗水同行,在相互激励中走得更远。

晨光微露,跑动梦想:倡议早起晨跑,迎着第一缕阳光,用脚步丈量校园,让清晨的每一滴汗水都成为追逐梦想的序曲。

技能精进,一技傍身:每位学生应深入学习并掌握至少一项体育技能,无论是足球的盘带、羽毛球的扣杀,还是篮球的攻防,让技能成为一生的财富。

自主规划,锻炼日常:倡导自我管理,制定个人运动日程,无论是课间小憩的拉伸,还是放学后的慢跑,让锻炼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团队竞技,协作共赢: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赛事,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学会在竞争中成长,在协作中超越,让团队精神照亮胜利之路。

健康饮食,滋养运动:均衡膳食,为运动提供充足能量。选择蔬果、全谷物与优质蛋白,让每一口食物都成为运动表现的最佳助力。

静谧冥想,身心平衡:运动之余,不忘心灵的滋养。尝试八段锦、太极或简单的冥想,让心灵在运动与宁静间找到平衡,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记录进步,见证成长:建立个人运动日记,记录每一次锻炼的收获与感受,无论是体重的变化、体能的提升,还是心态的转变,都是成长路上宝贵的印记。

传递热情,引领风尚: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者,用你的热情感染周围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学,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氛围,让运动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线。

 


 
    自主体育锻炼不是任务,而是我们送给自己的“成长礼物”。如今,已有不少同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份礼物的价值,正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时光,尽情挥洒汗水、收获成长。在这里,小编向每一位同学发出邀请,让我们一同加入这场活力满满的运动之旅,共同拥抱更加健康、积极的自己!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