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于思 Students and Parents

跟着课本去远行:一场春日里的历史探访


 

看  点  


    课堂上,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豪情,也读过《水浒传》中“景阳冈打虎”的英勇。这些经典篇章在课本中熠熠生辉,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必读书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让文字中的故事真正走进心灵,学校特别策划了春季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初一、初二的同学们走进无锡三国城·水浒城。在这里,他们沿着课本的脉络,亲身追寻那些流传千年的英雄传奇,让书页中的人物与场景,在春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于是,一场特别的历史探访启程了。好奇让他们停下脚步,思考让他们迈开新的步伐。就这样,同学们在古城的风声里,听见了文化的低语,也听懂了历史的回响。




跟着课本去远行:一场春日里的历史探访


2025年4月27日











 

 初一(1)班 何亦谦

 
     人们总是在趣谈着三国,却极少谈到受苦受难的底层劳动人民,英雄的光辉是用他们的骨灰所堆彻而成的,无论汉贼曹操或是皇叔刘备。这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吧!
 
 
     我看向场上,吕布这时正在刘关张三人的夹击中,四匹马转灯般厮杀,真是不可开交。两边阵上火炮齐鸣,震耳欲聋。人们在为四个将军喝彩。我却回头看向普通的士兵——“群众演员”。若没有在些看似不重要的人,刘关张怎么凭自己一人之力杀进关去呢?
 
      正是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造就了历史。
 

 初一(1)班 梅清元


     赤兔嘶风,方天画戟裂空。三英合围,走马如龙,矛似黑蟒,刀若青虹,双剑翩飞。乌云盖顶,黄龙摆尾,吕布荡开兵锋,倒拖画戟而走。忽勒马回身,复拦一戟。霎时光漫虎牢,日月无光。唯见刀光剑影,四溅火星。
一场未了,早己慨然:合久必分,乱世之中,英雄为义不惜以命相搏,其豪气、侠气与胆识识皆令人敬佩!

 

 初一(2)班 高旭瑶


     无锡三国水浒城不仅是用砖木重构的古代城池,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立体书院。穿行在赤壁烽火台与梁山忠义堂之间,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化作扑面而来的鲜活气韵。

      这座用光影复活的古城,最终让我们读懂:文化自信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深植于每个中国人精神基因里的密码。当孩童在古城门下模仿赵子龙银枪白马的身影,当海外游子在水泊梁山的场景前热泪盈眶,属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正在新时代焕发出震撼世界的生命力。‌
 

 初一(2)班 陈浩方


      古来战事,谁叙述?三国水浒。眺望时,虎牢关前,群雄逐鹿。六十余载生与死,一百零八好汉处。天下势,依旧把酒喝,笑如初。

     终归晋,魏吴蜀。梁山泊,征讨路。再一瞧,已是墨客纸书。立马吴山世人赞,昔日英雄今已去。蓦回首,念那旧时曲,向前步。
 

 初一(3)班 肖澄霖


      三国城·水浒城在我眼里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结合的结果,是一种传承文化精髓的新方式。例如"群雄逐鹿"的卡丁车项目,赛道上以时间线的顺序排列了一整个三国的故事线,这个小细节让我不禁赞叹景区设计的精妙之处。科技帮助传统文化铭刻在这一个、下一个,乃至无数个时代,弘扬着文明流传的伟大光辉。

 

初一(4)班 李雨泽 严奕涵


     水浒城中我们体会到梁山一百单八将敢于反抗斗争,反对黑暗统治的壮志豪情。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将这种正义感,使命感,传承下去,做新时代的英雄。

      我们将承接历史,开创新的历史画卷,正值青春年华,跨过万千河山,肩上重任都激励着我们,历史在沉淀中发酵并不断断催生新的生命,告诉自己: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坚信自己,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

 

 初一(5)班 周慧婷


     你知道吗?我走进了书,走进了那一段段英雄璀璨的时光。只知赤壁的滔天火光,不知赤壁烟波浩渺;只知桃园三结义,不知桃园红花芦漫天;只知水泊梁山聚英雄,不知梁山山路艰难行。只闻刘备娶亲叹权谋,不见刘孙二人情咸春;只闻吕布不敌败三英,不见四人皆英勇;只闻西门死狮楼,不见武松含恨勇。

      我听得见他们呼吸的声音,他们在低沉地诉说:诉说自己的辉煌,诉说自己的错误,诉说自己可歌可泣的壮举,诉说自己愚蠢荒唐的劣败。
 
     你知道吗?我真正地读懂了一本书。

 

 初一(5)班 张哺心


      吴王宫的九曲回廊里,春阳斜斜切开飞檐的阴影;碧玉池中锦鲤搅碎琉璃瓦的倒影,恍见紫袍广袖的吴主凭栏而立,手中竹简浸着建安十八年的月光;忽有管弦声自甘露寺飘来,檐角铜铃惊起白鹭,驮着《长河吟》的残章掠过天际。

     这座昼夜更迭的城池,终究是造梦者的残卷,却让史书里干涸的名字,在游人衣袖里,生出湿润的根系。

     历史从不是枯燥无味的陈述,它有着纯粹的真情,真实的质感,靓丽的画面,以及中华文明的根系。它在每个驻足凝望的刹那,当我们的倒影与古人的足迹在石板路上重叠,时空便化作水墨,在真心的宣纸上晕染开来。
 

 初一(6)班 王瑜涵


     三国是乱世纷征,是妻离子散是英雄悲壮,是家国情怀。几座楼阁在湖中亭亭王立,四围雾气弥漫,仿若仙都,再望那无垠的湖水,竟有"渺渺孤城白水环"的情思。

      望着水面,我陷入沉思,三国旧事早已随流水漂远,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评价也多注重战火纷飞的乱世。那时是否也有一个如桃花源般的宁静处?或许有,或许只存在于心中。
 

 初一(7)班 张舒心


     在欣赏美景之余,谁又能拒绝路上可爱的小猫呢?它乖乖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组的成员喂给它一点小零食,看得出来这只小猫很感谢我们,躺在组员的脚上打滚,好像是想把我们带进它的窝里。不一会儿,又来了一只小猫,这只似乎没有那么勇敢,一直与我们保持安全距离,并保持着警惕。不过马上它又活跃了起来,爬上了树,眼睛紧盯着蝴蝶,追着蝴蝶不放。看来,这两只可爱的小猫也是融入了我们,成为了两名重要的组员。

 

 初二(3)班 孟逸宽


      千年恍忽,多少风流人物;千年一瞬,太湖水依旧,东吴雄风不再。生命几十载,可翻天震地,扭转轮坤;生命之短,纵开天劈地,死后亦是黄土一捧。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或许先人早已晓得,在亘古长远方面,任何事物在时间面前都不堪一击,只有瞬间的绽放与短暂不可复刻的美丽才有一战之力,

     有一分热,便使每一刻灿烂;有一分光便使每一刻辉煌。时间亘古,然而过去的每一秒每一分也是永恒,故而从某种角度来讲,每一个节点上的生命,都比时间更久。

     我们今天了解历史,也是历史。在时间一次次地冲刷下,任何一个火花都无比光明,每个时代个人的记忆,在洪流之中就是历史。

 

 初二(7)班 庄云嘉


     驻立在城门口,满眼便是气势磅礴。仰望故城,恰似曾经奋战争霸的场景,风沙九万里,黄沙浩荡直上苍穹,战鼓声声响入耳畔。当年的刘备、曹操、孙权早已载入史册。当崇楼华堂沦为土灰,当英雄将士归入冥冥,这段历史披覆了无数将士的热血,是无数英灵浸染的过去。却不是悲伤,他们以长剑为碑,以风雪为冢,为国家而牺牲,何谈悲伤?
 


标签:
转发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