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磅
中考和中招填报志愿在即,为满足同学、家长更多了解学校的需要,苏州中学园区校建立专门团队,积极回应家长关切,开展线上咨询工作。各区域同学家长,可扫描文后二维码,加入群聊,提出自己的问题,相信您能得到积极主动、耐心细致的解答。
如何向各位同学、家长推介苏中园区校呢?官宣文案大家见的多了,或许早已无感,这一刻小编突然想起,曾经有一篇家长的发言,温馨平和、恬淡充实,曾在学校的开放日活动中打动无数家长,相信这一刻,它也能打动您!
文章有点长,但充满教育的智慧,更充满砥砺人心的力量。期待您细读,您从中可以更真切了解园区校,也可以学到更多。这篇发言的主题就是:
在苏中园区校,一切刚刚好!
必然选择 | 在苏中园区校,一切刚刚好!
敬爱的园区校的老师们,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苏中园区校23届毕业生冯天祺的妈妈,三天前,孩子高中最重要的授业恩师,咱们园区校学生家长中心的李红娟老师(原苏中园区校学生家长中心主任,现教学管理中心主任)——我们家长以及孩子们都超爱的“娟姐”联系我,希望我来给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家长们做分享,我一口就答应了。一方面是我非常非常感恩园区校,感恩娟姐和孩子所有的老师,促使我要来表达;另一方面,我与今天在座的家长一样,经历过中考前的焦虑、紧张和择校的纠结、患得患失,当时我得到过许多位老师、家长的帮助,今天我也想传递这份过来人的友爱,“像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在这樱花三月如果能让您感觉到一点点的春风温暖心头,便是我最大的荣幸!
先简单说说我家孩子,冯天祺同学,2020年9月,是以非常勉强的成绩很幸运地来到园区校就读的,三年后的2023年7月,综评录取位于广州的985高校华南理工大学,孩子高考裸分成绩是 636,参加华南理工的综评,综合得分是671,排名江苏报考考生的第28位,被提前锁档录取第一志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孩子很幸运,在园区校老师们的帮助下考上心仪的大学,但是更重要的是, 孩子在园区校的三年成长,是方方面面的,更是身心愉悦的,这才是我最最感恩园区校的原因。
“娟姐”希望我跟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孩子在园区校的就读体验,真的有超多的故事想与大家分享,难以取舍。我想了想,平时生活中就有不少同事或朋友向我咨询园区校,我就以家长朋友们常问的问题来切入吧。
问题1:为什么选择苏中园区校?
答案前半句是:苏中本部去不了(没得选,孩子实力不允许);那答案后半句呢:是园区校刚刚好!(这个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的,相信在座很多家长也在选择)。为啥说刚刚好呢?
一是学校规模与资源匹配刚刚好。
很多家长认为:“选好学校不如选好班级”,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重点其实是孩子被关注的程度和学校资源在孩子身上的分配。为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苏中园区校高中部不断扩容,人数增加比例很高。至今,学校整体办学规模与学校师资力量、资源总量匹配刚刚好。班级实在太多,招生人数实在太多,学校有可能照顾不过来。园区校刚刚好,管理效能相对高。园区校的老师说起孩子们的时候,可以说是如数家珍,每个孩子什么状态、什么特点,甚至孩子的很多“小秘密”, 老师们都是了解的。这是第一个“刚刚好”!
二是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刚刚好。
园区校成立20年,年头不长不短刚刚好,校舍宽敞,基础设施比较新,智能化程度高,校园容积率低,西马湿地生态环境更是 “四时风光各不同”,孩子来园区校第一眼就先从外表喜欢了。住宿条件在苏州的高中里面是数一数二的,冯天祺读书时选择了住宿,宿舍管理方面安全、卫生、贴心,宿管阿姨也非常用心;食堂伙食种类丰富,孩子到了美食天堂之称的广州高校,还是非常怀念园区校的食堂伙食,寒假又心心念念回校补了一顿。
三是“佛系”与“疯魔”的平衡刚刚好。
家长们对直属学校、新区高中、园区高中的教风学风是有所了解和比较的,有佛系的学校,也有偏疯魔的学校,我们从内心来讲既不希望学校太佛系,对孩子过于放任,又不希望学校学风太“疯魔”,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园区校是刚刚好的,在佛系与疯魔之间找到了平衡,课堂教学严谨专业,课后自习严肃认真,作息安排紧凑高效,同时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形式丰富、寓教于乐,学生与老师相处融洽,非常难能可贵!
问题2:听说园区校很宽松?出不来成绩?
这个问题也是我会被经常问到的。我的答案是:激发孩子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找到兴趣、勇于探索、善于学习,懂得坚持,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高中的真命题。
咱们家长要面对孩子高中三年的青春期的困惑可远不止成绩一项,当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自信阳光、品格坚毅的时候,成绩就根本不是问题。我记得“网红咨询专家”张雪峰有说起过:学习是众多事情中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是但凡你想去做了,你努力去做 了,就能做好的事情。所以咱们家长和学校要解决的是这个“想” 和这个“能”的问题,而不是成绩本身。过去的三年里,我经常来园区校,每次看到孩子们的脸上有笑、眼里有光、走路带风,我就相信园区校有这种魔力,有这种力量,解决孩子“想”和“能”的 问题,事实也证明,同届的孩子们高招录取都非常的棒!如果说高考和大学录取是存在筛选机制的,那爸妈和老师对待孩子的爱是没有筛选的!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被珍爱的,应该被我们无条件的爱着的。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时区,三月的樱花很灿烂浓烈,十二月的腊梅也很傲洁芬芳,大家一起信任、支撑、等待,静待每一朵花开。
问题3:园区校是托管式的吗?家长需要操心很多吗?
真的,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候让家长头痛、紧张、害怕,有家长就说,让孩子多长一两分成绩还不如自己多赚几万块钱容易,真想把孩子送去“*通”,省心了。我想说:园区校是强调“家校共育,共同成长”的,高考不仅是孩子们面对的人生大考,也是咱们很多第一次做家长的,要面对的人生大考,家长也在变得更加成熟。 园区校“家校共育”在我看来有三个层面。
一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合作。
“信任会变成信念,信念会变成力量”。作为家长,我是无条件的信任老师、配合老师的,从不在孩子面前猜疑、否定老师。 另一面,园区校的老师也是信任家长的,会与家长积极有效的沟通。
我是“开学第一周就被批评的妈妈”,高一开学第三天就因为孩子的懒散懵懂不守纪律被班主任“拎”到学校来接受批评教育,把孩子吓得不轻,冯天祺当天用尽洪荒之力端端正正写的满满一页纸的保证书我到现在还珍藏着。事实上,班主任非常有管理艺术,提前已经跟我沟通过,言语也非常和蔼,我和班主任是达成了共识的。一开学的当头棒喝唤醒了一个小迷糊,除了让孩子懂规矩、知敬畏,也是知道在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没有空子可钻,家校的规矩是一致的,家校的行动是一致的。教育就是这样,对立、猜疑、内耗都会动摇孩子心里成长的力量,信任、理解、坚定才会让孩子稳稳的长起来。
二是家长和家长之间的抱团。
“竞争的目的不是打击对方,而是变成更好的自己”。同为家长,爸爸妈妈不仅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还要学会欣赏别的孩 子,甚至是在学习成绩上暂时没有优势的孩子,他们身上都有着熠熠发光的亮点,由衷的欣赏他人,不会让我们自己变得卑微,而是会变得更有力量。 园区校给家长们提供了很多联系沟通的平台,像今天这样家 长们济济一堂的情境会很多 ,通过这样的接触,家长的友谊也从线 下发展到线上,从校园衍生到生活日常。打开我的微信,有很多家长小团体的群,唠叨群、抱团群、冲刺群……有的是从中招就开始组建了,有的是疫情居家学习期间互相监督提醒,有的是高考前共享信息……我们都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同届家长的同频共振、 彼此映照,是普通的亲戚朋友无法创造的情绪价值,从别的家长眼里换个角度来观察孩子:刻苦自律的孩子也许受困于敏感自尊情绪紧张,聪明机灵的孩子伴随着懒散粗心神经大条,全面发展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特长,心思缜密的孩子总是顾虑太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困扰。最近央视频里面演员范伟的一段演讲中说“万事皆是塞翁马,真欢喜,别生愁!”家长把格局放大一点,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他们更好的自己!
三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理解。
“发展不是靠资源的堆积,而是不断地战胜困难”。 “学校和家庭”是比较宽泛的概念,互相理解有点抽象,有时看起来立场是矛盾的,实际又统一的。学校一方想把资源合理的分配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成材,家庭一方希望自己的孩子优先得到照顾,自家的孩子获得最好的资源。其实“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优质的资源总是短缺,永远不可能足够。最近卸任的西交大校长王树国,在哈工大、西交大都深耕十数年,把哈工大、西交大两所不占地域优 势,没有资源富集的学校,带出新发展高度新发展格局,就是保持在困难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勇气、务实和闯劲! 冯天祺同学三年从来没有进入所谓的“重点班”“好班”, 在零模过后,单从成绩来讲,是有机会申请进重点班的,但我们听从当时班主任园园老师的建议,不转,守住基本盘,补短腿科目比拔尖优势科目更有价值。 园区校会把学校的政策和措施有效的传达给家庭,家庭也要有大局观理解支持学校,做好配合、支撑、后援。
问题4:孩子的综评如何规划的?家长不懂学校会帮忙吗?
岂止是综评招生呢,高中三年和招录相关的事务每一样家长都未必清楚,3+1+2的科目怎么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要注意什么?高考填志愿怎么填?……我的回答是:“放心,跟着学校的节奏走不焦虑;但不要“放手”,要跟上学校的节奏不掉队!” 园区校在重要的关键节点都会组织家长会,我盘点了一下印象深刻的节点:
1. 确定奋斗目标:冯天祺高一制定的目标是哈工大(深圳校区)机器人专业,当时我还在班主任面前责怪他心比天高、 不切实际,班主任却说,让孩子放开胆子梦想,一步达不到,咱们可以两步,两步达不到可以三步,毕竟高考之后还有研究生、博士……他喜欢这个领域,就要朝这个领域最厉害的地方去努力。
2. 分科分班选择:冯天祺选择地理科目时犹豫不决,虽然对地理更有兴趣和学习优势,但是地理比较小众,意味着会进入小众的班级、以后的专业选择也有局限等很多问题,是班主任的开导让我们坚定了立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选择而是不敢选择,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给我们坚持的勇气。
3. 重大考试总结:期中、期末考试后,通常学校要组织家长会,做成绩分析。成绩要不要比?这也是很多家长纠结的。当然要比!但是要科学地看待:成绩、名次是标尺, 不是标签;标尺是活动的、量化的,标签是固定的、刻板的。咱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标尺”,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调整姿势。我对孩子的要求是,每次考试后自己要总结,还要主动去找老师汇报自己的总结。
4、 综评竞赛辅导:综评中很重要的评价内容是参赛经历(约等于获奖证书),但是除了少数几所大学明确对竞赛证书加分,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刻意强调竞赛证书,竞赛并不是必选项,不必刻意追求。冯天祺确实参加了竞赛,但学校都是有涉及的,比如人工智能编程,是高一的信息技术课内容,课赛是融通的,赵俊就是孩子的竞赛辅导老师;科幻作文大赛,多亏了物理老师和语文老师愿意做孩子科幻作文的读者,不断给孩子启发、鼓励和赞赏;物理、生物奥赛,没有专门竞赛训练,就是自己的学校老师组织班级报名并指导的。其他的同学据我所知,无论是学科类的还是运动艺术类的,大部分同学就是随着学校节奏一起参赛,课赛一体。
因为时间关系,只能简单分享至此。最后,说点跟中考有关的;冯天祺同学中考、高考都是逆袭的黑马,中考一模到正式考试 提升了60分,高考零模到正式考试提升了120分, 如何做到?
一是守住基本盘!把基本的内容做熟,能得的分一分不失,刷难题闯高峰是本来就稳稳在山顶的孩子做的,不适合大部分孩子。
二是强烈的信念!家长相信孩子,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行!
三是坚持到最后!不能提前松劲,不管难易一定要稳稳地坚持到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当得知我愿意来学校分享时,孩子非常高兴,孩子对学校的 “爱”是发自肺腑不加掩饰的。
我记得孩子在走出华南理工大学面试考场后,动情地跟我说:“妈妈,我真的觉得自己不一样了!”我问:“何以见得?” 他继续说:“三年前参加园区校的提前招生面试时,我整个人都是懵的,听不清老师问了我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回答了什么,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心跳声,今天,我能面向每一位面试官,侃侃而谈,我对我的回答很满意,我也对我的经历感到自豪!”
这就是园区校的三年,一切刚刚好!